全國服務熱線
13530989588 李小姐
技術服務
以專業高效的服務,為廣大客戶服務
棒球場地標準尺寸示意圖
發布時間:2020-11-18

【前言】職棒比賽對球場的安全甚為嚴謹,除了看臺與計分設施外,球場之要求相當嚴謹,一般而言棒球場與壘球場最大的區別在于棒球有投手丘,壘球則無,而棒球場內野也要求鋪設草皮,壘球則跑壘區與內野區均為紅土材質。


一、棒球的起源

棒球運動源自于板球,今日英國人仍非常喜愛板球運動,板球以板狀棒擊球,1839 年美國人戴希利德改以圓形棒擊球,創始了棒球運動,目前棒球仍以美國、日本、韓國、臺灣較為盛行,且均有職業球隊,其次中南美洲各國也甚為流行棒球運動,歐洲人由于長期喜愛足球運動,因此棒球仍不普遍。


由于棒球運動在白天進行比賽時常受到陽光的影響,因此規劃棒球場時應考量球場座向,由于投手與捕手為比賽中的靈魂人物,因此捕手與投手朝中外野之方向以朝向南方較好,又由于臺灣位于北半球在北迴歸線上,因此冬天的陽光偏向較為明顯,尤其下午1點~3點的位置由西偏向南方達40°左右,因此若能將座向以投捕連線朝南為準并向逆時針方向轉向10°~15°時,對一年四季而言都比較不受陽光之干擾,目前有一些球場是朝內向北方,下午時刻幾乎所有的防守球員均為逆光,對防守造成極大的干擾。


圖1 棒球場內野布置圖-1


二、國際標準棒球場地規范:

場地標準


1.內野區:

內野為邊長27.43m 之菱形(四方形)本壘至二壘(39.21m)


2.外野區:

2.1.指一壘線及三壘線所延長的界線圍成之區域

2.2.自本壘至左、右外野遠端墻應為99.06m 以上,至中間為121.92m 以上,且該處做有圍墻之設置

2.3.外野區域后擋墻部份,前方應有8m的紅土區域,以警戒區域。


3.界外區:

自本壘至后擋球網應在18.29m 以上。自壘線至最近看臺、圍墻或其他在界外區之阻礙設施之距離以3m~5m 以上


4.投手區:

4.1.投手區之前152.4mm 之處,向本壘方向至1.83m之處的傾斜度為每0.3m須有一寸之斜度差

4.2.投手丘直徑5.49m,以距本壘17.98m 之地點為中心

4.3.投手板置高于本壘板254mm

4.4.投手板應設置于離投手丘之中心后方457mm 處

4.5.投手板前緣至本壘之距離為18.44m


設施規范

1.壘包:

1.1.四方為381mm,厚度76.2mm~101.6mm

1.2.一壘及三壘壘包應置于內野球場之內


2.投手板:

2.1.長610mm×寬152mm 之長方形橡膠板

2.2.自投手板前緣中央至本壘板尖端之距離為18.30m


3.本壘板:

為五角形之橡膠平板,其頂點之角度為90°,兩邊各為304.8mm為一、三壘線之起端。最寬之一邊為431.8mm,朝向投手板,于兩邊各為215.9mm


4.座位:

依各級賽事及場館規劃編排,但最少為10000 席


5.照度要求:

5.1.一般使用:


內野至少1100Lux

外野至少 800Lux


5.2.比賽時用:

內野至少 1700Lux

外野至少 1100Lux


5.3.如需轉播的照度需達2000Lux

圖2 棒球場內野布置圖-2


三、場地設施注意要項:

(一)內野區需要有很好表層排水系統。

(二)投手丘和本壘板區域必須仔細地規劃,尤其基礎結構與土壤成分。

(三)本壘板區域和跑壘區應細心的維護。

(四)仔細規劃非草地區域的排水及透水結構。

(五)預先規劃壘包固定座套管。

(六)擋球網圍籬應有足夠高度。

(七)記分板的預留位置不一定要在中外野,可在中外野偏左或偏右方設置。

(八)空間配置:


1.內野區域:

可使用天然及人造的草皮,表面不可凹凸不平或受損,并且需要良好的排水系統。灑水系統非常重要,尤其在乾燥時期需要做例行性深度灑水時,非草皮區域的排水也很重要,以免在大雨過后造成積水或長期使用造成土質結塊。


2.投手丘:

此為一個直徑為5.49m之土制小圓丘,而圓丘中心為一寬1.53m,深度為0.86m的平面,投手丘并設有長方形橡膠板。投手丘區域也設置第二橡膠板用以保護在經過投手投球前用釘鞋釘或踢土的動作后整體區域的完整。投手丘成分為40%的黏土、20%的泥沙以及40%粗砂。并且黏土在地面濕的時候不可濕黏,因此平??捎梅浪蓟驂|子鋪上保護。


3.本壘區域:

由于此區域使用相當頻繁,因此需要特別小心的保養維護,本壘區域組成成分與投手區域相同,但是當本壘區域土質硬化或黏土成分漸漸減少時,則需視情況添加不同的土質來維護。本壘板與壘包區的土質需使用需用符合規范的泥土,保護滑壘時所可能會造成的傷害。本壘板也要維持良好的保養,邊緣或表面皆要維護妥善。需使用防滑墊防止練習時的撕扯及摩擦。


4.跑壘線:

通常壘包與壘包之間的路徑為泥土成分組成用來防止踩踏損傷、變硬或產生凹洞。并避免跑壘區嚴重受損而造成無法比賽的情形發生。


5.更衣設備:

至少應有兩套球隊更衣休息室,每套需設有22 位選手(包含候補球員)空間,再加上六位教練團的更衣間。若空間允許的話,最好另設有總教練休息室。


6.國際標準球場場內設有牛棚區、打擊區(30m×10m×6m)。

7.媒體攝影人員進出應設有專用道預設有專用道。

8.球員休息區緊鄰更衣室、廁所及休息區。

9.技術委員的區域設制于本壘后方可視看全場為主(5人~6人空間)。

10.界線標竿:界線標竿的目的是幫助裁判判定飛過全壘打墻之外的外野飛球是界外球或是全壘打的標竿。通常界線標竿是界外線的垂直延伸,但界線標竿是屬于界內區。界線標竿此一新規則的出現改變了(從無改變)這種判定方式,只要是擊中界線標竿或飛出場外時在標竿界線內的外野飛球都可算是全壘打。


而界線標竿通常遠遠高過外野圍墻且帶有一個狹長的方框以利裁判做出判決。至于顏色部分以橘黃色為主,最主要還是要能與背景顏色差異,以利做出判決。

文章來源:體博網

无码精品国产第1页